JIS Z 2801:2010抗菌测试标准及方法介绍: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效果的测定

313次 2024.08.26

    JIS Z 2801:2010  抗菌测试 贴膜法是一种用于评估抗菌加工产品表面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除纤维制品和光触媒抗菌加工制品外的树脂、金属、陶瓷等材料的抗菌加工产品,规定了表面细菌的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抗菌测试报告。


    抗菌测试标准背景


    JIS Z 2801:2010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的测定 Antimicrobial products - Test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efficacy


    日本工业标准JIS Z2801是为规范抗菌制品抗菌效果的评价方法而制定的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试评估方法。该标准只描述抗菌效果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抗菌加工制品(包括中间品)表面的细菌进行标准的抗菌试验,来评价其抗菌效果。其中主要检测细菌的抗菌效果,对于抗真菌和除臭效果的检测,本标准并没涉及。


    JIS Z2801是针对细菌的抗菌测试,适用于经抗菌加工的塑料制品、陶瓷制品、金属制品的表面抗菌性能;不包括纤维和光触媒抗菌加工制品。


    该方法主要是在涂层表面接种细菌细胞悬液并通过无菌聚丙烯膜或无菌载玻片使其紧密接触一定时间,通常为24h。只要求(但不限于)测试两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大肠杆菌(ATCC1229)。抗菌活性值是由抗菌产品和未经处理的产品在24小时接触后的活细胞数的对数差值决定。


    抗菌测试方法介绍


    1、试验片的制备:


    每个测试菌:测试样品5cm x 5cmx6片


    相同材质未经抗菌处理的空白对照样品5cm x 5cmx12片/菌,厚度不能超过1cm。


    2、测试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form


    也可客户指定


    3、测试过程


    在接种过程中,将各个试验片分别放入灭菌的平皿中,实验面朝上。然后将0.4毫升的试验菌液滴到每个试验片上,再用薄膜覆盖,压平以使菌液散开。空白的6个试验片,使用3个试验片在接种后立即测定活性细胞数,剩下的3个在接种24小时后再测定活性细胞数。


    通过计算而得的抗菌活性值。该数值表示为抗菌加工制品和无抗菌加工制品在细菌接种培养后计算的活菌数的对数差值。


    这个公式如下:


    R=1og(B/A)-1og(C/A)=log(B/C)


    式中:


    R:抗菌活性值


    A:无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直接得到的活性细胞数平均值


    B:无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放置24h得到的活性细胞数平均值


    C: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放置24h得到的活性细胞数平均值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